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1章(1 / 2)





  顾江从韩易的信息里闻到了浓浓的商机,在他看来,这个商机对于顾江地产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当初顾江地产联合嘉义地产进入松江市场,便是从这个战略出发。而现在浦青县的项目,顾江认为这无疑又是一个绝好的商机,要是能做好,还可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韩易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浦青县的事情实际上关系到两个方面,除了能够打开浦青县房产开发市场之外,还和嘉义地产在松台区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假如不能好好处理,不用说顾江心里也明白,就算黄国诚能够理解嘉义地产的难处,但要想他还如从前一般对待嘉义地产,那无疑是痴心妄想,怎么样心里都会有一个小疙瘩存在。而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件事,那么黄国诚和徐海两人就是欠了嘉义地产一个大人情,而嘉义地产和黄国诚还有徐海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在顾江看来,召开董事会不过是走个过场,这样明白在面前的机会,谁也不会放过。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出乎顾江的意料,他的提议竟然遇到了空前的阻力和其他股东们强烈的质疑。而这个质疑的重点就在于,对于花一千多万就为了买那么一个空壳公司到底值不值?而在这中间,甚至是对当初顾江地产注资嘉义地产联合开发松台区的事也被摆了出来。

  顾江从中听出了别样的味道来,虽然他们口口声声是对这个项目提出质疑,倒不如说是他们对他顾江个人的攻击。

  顾江地产实业发展到现在,却还是一直处于创立之初家族式的管理之中,虽然在顾江接手公司的管理权之后,为了扩大影响力,公司名称更名为以顾江的个人名义,但实际上公司的决定权还在于顾江父亲的老一辈手中,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也都是掌握在家族的那些长辈之中,而顾江他个人在公司里的持股份额只有区区的百分之十。

  他们提出的质疑,实际上就是针对了顾江,甚至借题发挥,连当初公司的更名都提出了怀疑。总而言之,言外之意就是怀疑顾江这一系列的举动,有暗中另立山头,用公司的资源培养自己的实力,从而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就是家族式企业的短板和弊端!企业创立之初,兄弟亲戚之间的亲情维系保证了足够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企业渡过最初的创业期,开始发展壮大之后,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怀疑,顾江在愤怒的同时又感到悲哀。想不到自己一厢热情地要把顾江地产做强做大,却反而落到了这样的怀疑。

  最后还是顾江的父亲发话,否决了参与浦青县项目开发的提议,才让这事消停了下来。

  顾江电话里的声音明显地带了愤怒和不甘,韩易接到顾江的电话之后,虽然有些失望,但却也没有太多的惊讶。顾江地产里面的一些事,他从某些渠道以及顾江平时的只言片语中能有所感觉,实际上他在找顾江之前,就已经预想到了这种最坏的结果。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顾江看着在外头风光无限,谁又能想到堂堂顾江地产的总裁却在公司里头处处受制。

  “韩易,老顾那里看来是没戏了,你说现在怎么办?”金大牙在听了韩易的传达之后,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问道。

  “怎么办?当然是凉拌喽!”韩易咧嘴开了一句玩笑。

  “亏你小子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金大牙没好气地说道,“还是好好想想这事该怎么解决吧,不然的话,怕是我们前面的努力都要落空了。”

  “我这不是苦中求乐嘛,你说顾老大都没办法了,总不能是叫我们两个去顾江地产求那帮老头子吧。”韩易轻笑后,才收起笑脸,正色道:“金大哥,我们都清楚,浦青县的项目对于我们松台区的项目有着怎样的影响。顾江地产家大业大,他们可以不在乎,反正项目多的是,少了浦青县的这个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无足轻重,但对我们嘉义地产来说却很重要,说不定嘉义地产在松台能不能成功,就落在这件事上了。所以无论如何,这件事情一定要给他办成,而且还要办得漂漂亮亮,这不仅是给黄国诚的人情问题,也是向鲁海强和松台区政府展示我们嘉义地产的实力和人脉关系的机会。”

  “你说的这些我刚才也想到了。”金大牙呲了呲牙道:“你说这黄国诚别人不找,偏偏找上了我们,有点意思啊!”

  “这样才正常啊。黄国诚想保徐海,又不想这事露出太多的风声,好叫人捏住把柄,当然要找容易控制的人。我们这外来户可不就是最合适的对象!”韩易淡笑了一下,说道。

  “奶奶的!”金大牙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咬牙切齿道,“敢情这黄国诚就是看着我们好欺负是不,还真亏了他平时见了我们笑脸兮兮的。”

  “算了算了,老金你也不要动火,我看黄国诚也是没办法。处在他那个位置上,想得多,难做的事情也多。”韩易劝解道。

  “那也不用来算计我们啊!亏老子一直把他当朋友看……”金大牙仍有些气愤难平。

  第五百一十章 找中发财团帮忙

  第二日一早,韩易便叫上张勇,驱车直回乐云,这是他昨晚和金大牙商议半宿后制订出的办法。

  韩易回乐云要找的人是顾春来,而金大牙则是去中海,找罗海江想办法。

  浦青县的项目关系重大,虽然顾江这边已经确定没戏,但韩易没有一丁点的其他办法,只能是尽全力去解决它。

  中海的聚丰园汇集了众多的暖州成功人士,其中应该不乏对浦青县项目感兴趣的人,金大牙也是聚丰园的常客,由他去游说更为轻车熟路,再加上有罗海江作为媒介,凭着罗海江的威望,也会使那些投资者对项目的信任度大为提高。

  至于顾春来,韩易相信中发财团绝对有能力能够接下浦青县的这个项目,但对于顾春来究竟会不会答应参与这个项目,韩易的心里还没底。毕竟接下这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要首先盘下徐海的那个空壳公司,顾春来是纯粹的商人,商人逐利,中发财团的资金虽然雄厚,但若是要让他们没来由地掏出一千多万的资金来,那也是根本不可能,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韩易对此没有一点的信心,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想尽办法能够说服顾春来。

  韩易在中发财团的总部见到了顾春来。对于韩易的到来,顾春来显得非常高兴。从林晓介绍韩易与他认识,再到后来认购盐林工业区的厂房,顾春来对于韩易的印象一直不错。

  这个年轻人,比起他这个年龄所取得的成绩,也算是年少有成,但从他的身上却一点也找不出丝毫年轻人通有的那种骄傲自大的气势来,反而一向是显得谦逊有礼。

  谦逊有礼的人总是会让人产生好感。

  对于顾春来这样在商海翻腾多年的人,他所见过的青年才俊也是不少,但是如同韩易这般年纪轻轻又头脑敏睿却偏又心态平和良好的人还是不多见。在顾春来看来,能拥有如此良好心态的人,总得是在社会上翻滚个好些年头,尝尽了酸甜苦辣之后才能拥有,或许有些人这一辈子都不曾拥有着如此的心态,而让自己走入死角。

  韩易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顾春来办公室里的布局,在走进这幢房子之前,韩易一点也看不出这个地方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发财团总部所在。从外部看去,这就是一幢极为普通的旧房子,看样子建成至今差不多都有十来年的光景了,甚至是连外墙上的瓷砖都有些脱落了,韩易甚至猜想这幢房子在此之前是不是就是那类普通的民居房经过改造后才成了这个商务办公室。

  而顾春来办公室里的布局也是如同这幢房子的外表般非常简洁,除了必要的办公和会客桌椅之外,墙面也就是普通的用乳胶漆刷白,然后再在墙上简单地挂了几幅字画作为装饰罢了。

  韩易对字画也没什么研究,因此也看不出这些字画的价值来。

  只是这样的办公室落在韩易的眼中,一点也不象是一个手握好十几亿巨量资金的大财团老总的办公室。

  顾春来泡了一壶茶过来,看韩易四下环顾的样子,笑着招呼韩易在沙发上坐下:“小韩,你是第一次到我们中发来吧,怎么样,对我这办公的地方有什么想法?”

  “中发财团的事业做得这么大,没想到却是在这个地方办公,而顾总的办公室也这么简陋,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啊!”韩易也没拐弯抹角地说些什么客气话,点头实话实说道。

  顾春来顿时呵呵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韩易的肩膀,说道:“这些年来,你是第一个说我这办公室简陋的人,哈哈哈……”

  韩易有些尴尬地笑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我就是喜欢你这种实话实说的性格,不象有些人,就喜欢瞎恭维,明明我这办公室什么都没有,还能被他们说出一朵花来。”顾春来大笑着再度用力地拍了拍韩易的肩膀后,坐下说道:“我们中发财团这些年四处搞些收购投资的事,有人喜欢,但也有人对我们抗拒,觉得我们是在抢|劫,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呵呵,虽然说我们问心无愧,但人言可畏啊,中发财团有时候不得不低调一些,不然的话,还不知要被人说成什么样子了呢!”

  顾春来见到韩易后的心情看上去不错,说的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对于中发财团的一些事韩易也有所耳闻,中发财团是在几年前由暖州市几个拥有着雄厚财力和人脉关系的企业和个人所组成的财团联盟,他们的投资项目和手段很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但基本的做法似乎是有些借鉴于西方那种秃鹫基金的做法,就是运用强大的资金在市场上四处出击,看准了一些由于某些原因经营陷入困境但又有着优质发展前途的企业和项目后,便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对此进行收购或者投资。

  由于他们所投资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那些陷入困境后苦苦挣扎的项目,这个时候进行投资便能够获得重要的话语权,且投资价值也远远低于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待到企业重新焕发价值之后,便卖出企业或者是投资股份,或者有的时候是干脆就把企业买过来后进行分拆出售,以此获得高额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