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章(1 / 2)





  作为乐云碧辉的总经理,曾庆华有此一问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在他从事的行业里,有一项工作便是认识乐云市大大小小的头面人物。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乐云市稍微排得上号的人物,在曾庆华的案头上都可以找到一份详细的资料,包括家族、事业、发家史和主要的家庭成员,而且这些资料还随着那人的事业扩展和衰败而随时添加。

  因此,从林晓进来的时候,他已经看得清楚了,也认得清楚了。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林晓自然知道曾庆华不会没把握地贸然发问,便微笑着道:“曾总果然是见多识广,连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也能认识。”

  曾庆华哈哈大笑了道:“林先生真是高看我了,说实在的,起先我是确实不知道你是哪位,小武也只是跟我说了你是韩易的朋友,不过你后来介绍你的堂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乐云市就这么大,林家在乐云又是有名的望族,我要是还不认识那就真是白混了。”

  说了半天原来曾庆华是从林玉霜这里联系出来得出的林晓的身份,韩易恍然大悟!

  不过曾庆华也算是厉害了,大概就是在韩易介绍的那会他已经想到了吧?这头脑转动之快之灵活,让韩易心里不禁暗自佩服。

  不过让韩易最为吃惊的还是林晓的身份。

  乐林集团并不是乐云市本地的集团公司,它的总部在陕西,但是在乐云本地,却是响当当的名号,而林氏家族也是因为了乐林集团的名气而成了乐云当地的一个望族。

  据说乐林集团的前身是夫妻两人创办的,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夫妻两人在下海之前竟然都是乐云市一中的高级教师。乐云市一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可以说是稳坐乐云市重点高中的头把交椅,两人身为这个学校的高级教师,无论是薪金或者福利都可以是远超常人。

  但就是这样的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竟然突然间就决定要下海经商了,当时在乐云市也曾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这夫妻两人下海之后先是搞服装批发生意,由于他们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但在暖州的整个商业环境熏陶之下,又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书呆子,眼光自然是比常人要好上许多。

  而且教师也是一个受尊敬的事业,夫妻二人从教多年,带出来的得意门生不计其数,那些学生家长中不乏有资产雄厚门路广泛的,自然是帮助多多,于是这夫妻两人的服装批发事业竟然是节节顺利,步步高升,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资本积累。

  再后来就是自己开办服装企业,然后又在外面建服装商场、批发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这些还都不是主要的,真正让这夫妻两人走上亿万富豪道路的却是缘自于一次偶然的事件。有次夫妻两人坐车去外地考察服装市场的时候,当时与他们同车的有一位地质学院的教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共同的话题,几人在车上相谈甚欢。

  然而,事有突然,车到半路的时候那位老教师大概是旅途饮食不当,突然染病,上吐下泻,当时老教授是孤身一人,又兼之是在长途车上,夫妻两人毅然中途下车,送那位老教授进医院紧急治疗,不但垫付医药手术费,而且还随床照顾了他两天,等那老教授清醒之后通知了家人赶到后才离开。

  那位老教授脱离危险之后对他们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于是对他们说出了一个当时还属于秘密的信息:陕北地区有石油,而且国家正准备发文鼓励投资,谁要是能抢先一步,就能获得先机。

  石油是什么,是能源;而能源代表的是什么,就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林家夫妻两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然知道其中的份量。

  如果不是国家正处于大发展阶段,百业待兴,资金匮乏,哪能轮得到私人去投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他们在经过周密细致的考察之后,夫妻两人一致决议转行投资石油开采,集合了以前所有积累下来的资金,并且在那位老教授不遗余力的帮助之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勘探开采活动之后,终于是开出了第一口油井。

  黑金滚滚,林家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怪不得先前那王总口中所言什么石油大亨的大少爷呢,当时自己应该是早就想到了。”韩易不禁就多看林晓两眼,心里估摸了一下年龄,得出的结论这林晓就应该是那对传奇夫妻的儿子了。

  也难怪这林晓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气息,看来是受了其父母的熏陶影响极大,并不象那种暴发户家庭出来的二世祖般无知狂傲。

  第五十一章 利润最大化

  三人坐了下来,话题倒是先从了茶上面聊了开来,这曾庆华和林晓都算是知识渊博,修养深厚的人,谈古论今,娓娓道来,聊得十分投机,韩易在边上不时地插上一句,他记忆力不错,这博闻强记地倒也有不少的典故。

  聊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三人逐渐转移了话题,慢慢地就说到了这酒店的装潢和设计上去了,接下的很自然的就转到了房子住宅,话题聊到一半的时候,林晓就感慨说了道:“人人都说我们暖州人喜欢经商,喜欢全国各地到处跑,不安生在家,其实这都是逼出来的啊。我听我父母说的有句俗话,形容暖州的,叫:七山二水一分田。从中就不难得出暖州的生存环境之艰难,要是能守着土地安稳地过日子,谁愿意日晒雨淋地东奔西跑啊!”

  “林先生说得对,你看了这暖州的地图,就这么狭长的一条,背靠山,前面海,连个挪脚的地方都没有,不是穷则思变,那可是都要饿死喽,呵呵。”曾庆华笑道。

  “是啊!”林晓点了点头,“不过现在这土地也是越来越少了,就乐云市来说,我小的时候城南那一片全都是庄稼地,我还经常带了我妹妹去那里摸鱼抓泥鳅捉螃蟹,可是现在呢,都成了房子了,眼看着这地上越来越少,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呵呵,这房价上升的事,那是必然的,我们碧辉也有个统计,结果出来,随着九八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化,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复苏,这今后几年的房价全部都会呈现一个急速上涨趋势,我们粗略估计了一下,到二零零五年左右的时候,这房价最少要翻上一翻,而那些重点城市则是要翻上两番,甚至更多。”

  “哦,原来碧辉公司对房产也有调研?”听着曾庆华这样娓娓道来,林晓诧道。

  曾庆华嘿嘿笑了一下,用手指了指上面,说道:“我们碧辉公司的总部是在了上面,有些消息总是得来的要早些,而且碧辉现在改组,分成了两个大部,一个是娱乐部,还有一个就是房产部,准备抓住这次的机会,大展拳脚。”

  林晓淡淡一笑:“曾总还真是信任我,这个消息可是价值千金啊!”

  曾庆华摆了摆手:“你是小韩的朋友,我自然是信得过,小韩这人虽然年轻,做事却可靠,而且极为讲情义,能被他视为朋友的人,那都是千里挑一的,我哪会藏着掖着。”

  韩易边上听着,大汗之余更多的却是感激,曾庆华这话可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

  “多谢曾总的信任!”林晓学着古人的样子两手抱拳拱了拱手,倒是让他们一阵发笑,林晓待放下了手正色道:“曾总这话说的不是故意,我自认小的时候就和我父母出门,虽然都是在读书的时间多,可是这家里的生意有时候也是帮衬着做做,这些年下来东奔西跑,见得人也不少,所谓看人,言行举止,都可以反映出来,韩易兄弟和我相识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这本性如何的,好与歹,我自认我这双眼睛还能分辨出来。”

  韩易先前还没什么,毕竟曾庆华也不算得外人了,可是被林晓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发窘了,连忙摆手笑着说道:“你们两个这还有完没完的,这左一句右一句的,再说下去是想让我飘到天花板上呢,还是找条缝钻到地下去?”

  曾庆华呵呵笑了道:“那好,那好,我们不说你了,说说这乐云市的房子吧。实不相瞒,我们碧辉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进入这房地产市场,这几天我也让下面的人搜集了一些资料,现在最有可能的就是两块,一个是新工业区的开发,还有一个,就是新国道。”

  曾庆华说着话拿出了一张乐云市的城区图来,摊到了桌上,三人的脑袋都靠拢了过来,看向了桌上的地图。

  “你们看,这里是盐林,新工业区应该是顺着海岸线而造,不过如何规划,还是未知,暂且先不管;我们再来看这新国道。”曾庆华用手指着地图,“新国道从它通路的那天起,就是一个替代品,所以当时就没把它叫国道,而是弄了个雁翔路的名字,现在这清远路一直发展下去,已经到了雁翔路这一段了,要想再继续扩展的话,就得跨越雁翔路,乐云市政府总不会弄了条国道横在城市的中间,所以我可以肯定,雁翔路肯定要恢复它原来的功能,然后国道另改。”

  林晓听了后点点头:“我看过这乐云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其中还包括了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如果要有国道的话,起码是要到四环路了,所以曾总的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韩易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四环路的样貌,说道:“四环路现在靠南面还都是田地,不过已经被市政府征用了,应该是很快就会拿出去投标,要想有好地块的话,就要在靠近清远路上的一带做文章,毕竟清远路现在已经逐渐开始发展,南北横贯,正好和雁翔路成交叉十字,这十字路口是最好的发展地段,各种规划设施都已经到位,可以保证了后期的建设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而且能很快吸引人群入住。”

  “不,我们买了地之后,不能急着造。”曾庆华语出惊人。

  韩易愕然地看着曾庆华,有些想不明白,买了地之后为什么不造房子,难道放那里好看吗?再说了,买地可是要占用很多的资金的,但凡做生意的话,应该是资金流转越快越好,如滚雪球般才能大步发展,曾庆华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

  这样想着的时候,韩易不自觉地就看了下边上林晓的神情,却发现林晓也是嘴角含笑,应该是对曾庆华的说法并不感到意外,而且还颇为认同。

  韩易这下可是有些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