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都督杨致重外出公干,女人们闲得无聊,一天倒有大半天消磨在麻将桌前,既免得出门花钱,又能联络感情,其乐融融。

  太太省心省力,也由得她们去,站在旁边看了两圈,觉得二姨太运势依旧不好,便不再看。

  正巧周妈煮好姜汤,太太吩咐给杨承鸿送上去,又让盛了半碗给杨佩瑶喝。

  杨佩瑶前世月事不太规律,总喝红糖姜茶喝惯了,接过碗一口饮尽。

  太太笑道:“病这一场到底长了记性,也不推三阻四地嫌难喝了。”

  杨佩瑶这才知道,原身不喜欢喝姜汤。

  正好太太给了理由,便嘟起嘴,嘀咕道:“姜汤比苦药好喝点儿。”

  太太抿唇笑了笑,随后叹一声,“那晚是顾家兄妹冒雨送你回来的,虽然两家素无往来……不管怎样,总是份恩情,于情于理咱们都要登门致谢。趁你爹还没回来,明天咱们往顾家走一趟。”

  言语中,似乎有几分顾忌。

  杨佩瑶于这些事情一无所知,便不多语,只听话地点点头。

  太太又笑,“脾气也改了,不乱顶嘴了……我有些乏累,回房歇个晌觉……明儿早点起,打扮得体面些,别失礼。”

  说罢,起身往楼上去。

  杨佩珍侧着耳朵在旁边听了半截话音儿,见太太离开,笑吟吟地凑过来问道:“母亲要带你去哪里?”

  杨佩瑶扫她一眼,实话实说,“去顾家道谢,你想一起去?”

  杨佩珍头摇得像拨浪鼓,“你去谢你的大恩人,我跟着算什么……”

  第4章 道谢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并没有化妆,连口红都没涂,只薄薄地擦了点雪花膏。

  主要是她现在才十五岁,满脸都是胶原蛋白,又因夜里睡得好,脸颊自带三分红润,比前世她熬夜打王者的脸色强百倍,完全用不上化妆品。

  衣服仍旧选的袄裙。

  袄子是浅蓝色七分袖,衣襟处滚一道深蓝色缘边,盘扣也用了深蓝色。裙子则是米白色纱裙,长及脚踝,配白色半高跟玛丽珍鞋。

  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让人眼前一亮。

  太太满意地点点头,“我还是觉得袄裙最好,既好看又舒服,旗袍紧紧箍在身上,腿都迈不开,有什么好?”

  杨佩瑶笑,“旗袍也好看,显身条,要不怎么穿的人越来越多?”

  两人一边谈笑着,一边出了门。

  韦副官站在一辆黑色福特汽车旁等着,见两人出来,忙拉开车门,手抵在车门上方,等她们坐好才轻轻关上车门,坐进前面的驾驶位。

  杨家有三部汽车,一部军用吉普,是杨致重专用的,还有部黑色雪佛兰,通常是大少爷杨承灏开着。

  这部福特则专门供女眷外出所用。

  杨佩瑶有驾照,是自动挡的c2车证,但她只在驾校摸过车,拿证之后还没开过。

  对于这部百年前的老式汽车,她充满了好奇,目不转睛地盯着韦副官的动作。

  韦副官开车很稳,坐在车里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太太趁机跟杨佩瑶说起顾家。

  顾家在杭城可算的上举足轻重。

  原先的家主顾维钧是杭城商会会长。三年前顾维钧过世,留下两子一女。长子顾息澜接管家业,也接管了商会会长的职务。

  送杨佩瑶回家的就是顾息澜和他的妹妹顾静怡。

  约莫一刻多钟,汽车在武陵湖旁一片开阔之地停下。

  韦副官指着旁边的石子小径,“从这里走上去就是顾会长家,顾家门前不让停车……”

  杨佩瑶探头望去,只看到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绿和绿色掩映下青色廊檐的一角。

  太太点点头,“那就走过去吧。”

  韦副官提着礼盒撑起一把遮阳伞,护送两人踏上小径,不过三五分钟便来到顾家门前。

  大门是普通的铁栅栏门,右手边建了座精巧的五角亭,里面安着石桌石凳。

  杨佩瑶很感诧异,要说亭子都建在花园里留着乘凉赏景,顾家在门口建这么座亭子干啥?

  正思量着,有门房隔着铁栅栏问道:“请问是哪位贵客?”

  话语非常客气。

  韦副官递上拜帖,“我们是杨都督府里的,前来拜见夫人跟会长。”

  门房躬身接过,看了两眼笑道:“天气太热,贵客先请在亭子里避避日头,我这就进去通报。”

  原来门口的五角亭是供来客暂且歇脚的。

  想必顾家的大门不太好进。

  三人没往亭子去,而是站在门口等了几分钟,就见原先的门房快步走过来,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出头,梳发髻穿蓝底印花袄黑色裤子的妇人。

  门房笑着打开约莫三尺宽的侧门,“劳杨太太久等,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