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1 / 2)





  “来喔,客倌里面请,吉祥吉祥,得,炒羊肉一盘,好酒一壶,稍后立刻为您奉上。”

  “这是昨天马队刚运到的上等狐皮,摸过便知,这都是名贵的天山狐皮,去年整个冬天也没看过几只啊。”

  充满活力的吆喝声此起彼落,这里,是大魏的国都,大凉城。

  今天是开市第一天,好不容易寒冬已过,酒楼里,达官显要商谈着重要买卖,街道上,的市井小民张罗着日常交易,人声鼎沸,各行各业全都精神着。

  “来了来了,宫里的车队到了!”

  今天是大凉城的开市大典。

  在开市第一天,由皇上率队,亲自主持大典,是大魏每年的一大盛事,三百余年来,不曾间断。

  唯一不同的,是今年冬天老皇帝独孤禾昌病了,近日又染风寒,便由太子代为主持大局。

  老皇帝年过半百,身子时有病痛,在他的授意下,太子逐渐掌握朝中局势。太子年轻,允文允武,具明君之质,又有皇帝的妹妹安康公主从旁相辅,在她手下,大魏国势是蒸蒸日上。

  “太子到—” 执令喊道。

  本来热闹的大街瞬间没了声音,每个人都跪在地上,行着大礼,充满敬意地等待车队走过。

  马上的人,骑着套有金色鞍具的骏马,高高在上,眼神扫过路旁跪拜的众人。

  她就是大魏的太子,独孤文德,今年十八。

  大魏不论男女皆喜留发,太子头戴正冠,长发飘逸,着了一身黑色镶金边的正式朝服,寻常百姓不敢抬头,无法细看她的长相。即使如此,太子英挺的身姿,俊美的外貌,以及那不随意展露的情绪,这几年大凉百姓已经听闻不少了。

  “安康公主到—” 太子过后,执令接着喊道。

  不似太子经过时那样安静,人群开始躁动,还有人偷偷抬起头,朝马车的方向瞄个几眼。

  安康公主的车队在众人好奇的眼神中缓缓驶过。

  独孤安康,皇帝的幼妹,今年三十二,深受皇帝信任,权倾朝野,政治手段较她的皇兄独孤禾昌,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令大魏人民感兴趣的,不是政治,而是她的天香国色,以及她从过去到现在,没有间断过的风闻轶事。

  独孤安康十五六岁时,便有大魏第一美人之称,无论是丞相尹国公府,太师姜府,或是李将军府、赵将军府上,都有公子欲与她议婚。好几家抢来抢去,原本年轻气盛的公子们只是在大街上大打出手,最后竟演变为朝政上的互相攻讦。皇帝独孤禾昌实在为难,安康倒是很无所谓,索性找了个道观求签,说是佛祖有言,她独孤安康二十年不得与人婚配,这才结束这场因她而起的政治闹剧。

  如今二十年的期限将至,朝中议婚之声又起,独孤安康的外貌,大魏至今还无一人能与之相提。有公主如此,她的终身大事,情归何处,大魏的百姓自然再关心不过。

  到了台前,太子下了马,扶过安康公主,身旁的禁军各各是精锐,全副武装,精神挺拔,足见大魏威仪。

  二人走上高台,禁军喝止了喧哗的民众。

  太子接过旁人递上来的弓,此弓由花梨木所制,比一般的弓稍重一些,一样镶着金边。

  往远处望去,正对着太子的,是一面飘扬的白旗,旗上画有一个小小的红点。

  “吉时已到—” 执令大声喊道。

  太子毫不迟疑地拉弓,拉满,沉着地看着远方的旗帜。

  这是太子第一次掌弓,众人屏气。

  一箭射出。

  金色的箭矢不偏不倚地射穿旗帜上的红点。

  街道上顺时如轰雷炸至,百姓大声叫好,欢庆声不断。旗台附近的人们更是簇拥在一块,争相抢夺方才太子射出的箭矢。

  “大元十二年,开市—”

  掩盖过一片吵杂声的,是执令宏亮的声音。

  太子和安康公主重新上了马。

  待车队离去后,街道还了原本的熙熙攘攘,今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人的眼中都闪闪发光。

  大魏王朝,大元十二年,开市。

  大魏独孤氏,自始皇独孤解元以来,历经共二十三位皇帝,文治武功已发展至极盛。除了北边有北耳弥这个心腹大患,南与南唐修好,周围各小国亦皆臣服。三百余年来,独孤氏在军事、政事上,均展现相当高的成就,威震四方。

  不过,更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却是其**上的独特偏好,和众所皆知其长久流传下来的的高明技巧。

  始皇独孤解元死前立下大魏祖制,“立嫡立长,若有乱我宗室者,独孤氏人人得而诛之。”

  看似平常的遗言,实则大有深意。

  立嫡立长,意味着独孤氏不论资质,不分男女,从出生之始,便决定了之后的身分。看似迂腐的制度,但三百多年来独孤氏的子孙从未打破,恪遵祖制,大魏江山未曾有过大位之争。

  再来,由于独孤氏独特的**偏好,常有同性之好,故血脉不丰,二十三位皇帝中,传位于自身血脉的只有九位,大多都传位于兄弟血脉之后。

  是其所以,独孤氏经不起内斗,三百多年来,他们凭借自身努力,团结一心,一步一步建立起今日的大魏王朝。

  “伯皇父,身子好些了吗?” 回到宫中,文德和安康来到老皇帝的床榻边,文德知道皇帝醒着,低声问道。

  独孤禾昌,四十三岁即位,大魏第二十三世皇帝,年号大元。他是独孤文德的伯父,也是安康公主的大哥。

  禾昌好男宠,膝下并无子嗣。

  独孤文德母亲早逝,五岁时父亲独孤禾盛死于与北耳弥之战,独孤文德六岁就被立为太子,是大魏第十一个以女子之身被立为太子者。独孤禾昌对文德很是看重,文德亦将他视为君父,尊之敬之。

  “还好,朕没什么大碍,只要有你和安康在,朕乐得清闲。” 独孤禾昌张开眼,笑着说道。

  老皇帝的笑容还是那样祥和,看得文德和安康也笑了出来。

  “咦,怎么不见文礼?” 老皇帝问道。

  独孤文礼是太子独孤文德的弟弟,受封敬王。

  文德眼神一闪,但很快地恢复笑容,“他的性子伯皇父还不知吗,怕是昨晚喝多了,还在府里睡着呢...”

  “是吗,确定是在府里睡着吗?” 安康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用老皇帝听不见的音量,在文德身旁说道。

  文德没有理会自己的姑母。

  老皇帝笑了几声说,“文礼这孩子不拘小节,性子开朗,也就是这点可爱,改日告诉他,朕想他了,让他闲来无事来让朕看看,不然朕要派人上盈春阁找他去了。”

  听到盈春阁,文德愣了。安康止不住笑意,轻轻推了推文德的肩。

  “真是兄弟情深,还想替他隐瞒呢,太子殿下,皇兄都知道了。”

  盈春阁,是大凉城最大的青楼,艺女无数。敬王独孤文礼最好此道,经常流连于此。

  独孤文礼虽年方十七,却已成亲开府,几个月前敬王夫人有了身孕,老皇帝大喜,所以文礼也趁机放肆了一阵。

  太医柳远端药进来,文德和安康不想打扰禾昌休息,老皇帝交代了几句之后,两人便退下了。

  “姑母若无事交代,姪儿先行回宫。”

  文德口中的宫,指的自然是东宫。安康点了点头,文德行了礼,转身离去。

  望着文德的背影,安康有了些感叹。

  安康十六岁时,独孤禾昌登基即位,为安康在大凉城内修建了最为豪华的府邸。文德和文礼父母早逝,自小也一直在这府内住着,十多年了,安康和两人很是亲近。

  先是文礼成亲自己立府,后是文德搬进东宫,这些时日,文礼还是那副样子,可感觉和文德之间,确实是有些转变,至于是什么转变,安康说不上来。

  “许是长大了吧...” 安康心想,露出了无奈的微笑。

  “公主,笑什么呢!”

  一句话唤回安康思绪的,是贴身侍女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