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1 / 2)





  一只巨大的口袋已然朝他张开了黑黝黝的口,就等着他主动往里跳进去。

  ☆、079 请君怜惜

  今日,乃唐太尉府上公子之妻蒋氏娘家父亲五十大寿。

  蒋家世代簪缨,祖上便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儒人一枚,写得一笔好字。后跟随太祖打天下,虽未出谋划策未曾有过,但也为太祖写下不少诏令,后颁布天下。天下初定,蒋氏先祖入主中枢,后两代风头无两。虽然近几代稍有颓唐之势,在朝中也并无多少高官实权之辈,但都说树大根深,蒋家在朝中多年积威,又和京中望族姻亲往来频繁,因而今日做寿,依然是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作为蒋家准女婿,唐天赐与妻蒋氏盛装后双双出席。

  一如既往,女眷在后院笑意盎然,男人们在前院吟诗作词,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只是,突然间的一声尖叫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

  前院后院的人都纷纷为之收住了声音,面面相觑之际,有人小声问:“发生什么事了?”

  发生什么事了?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这年头,人们最缺的就是八卦,最爱看的就是别人家的热闹。如今有人主动将热闹送上门来,除了那些真正的卫道士,还有几个人耐得住不动的?

  不出半盏茶的功夫,尖叫声传来的地方便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

  蒋家大奶奶带着人姗姗来迟。一看眼前的状况便脸色发白。赶紧从人堆里挤进去,看到眼前的状况,她不由眼前一黑,几欲昏厥。

  “啊——”

  马上,又一声尖叫从旁响起,这一次却是从紧随而来的蒋氏口中发出的。

  入目所见,却是蒋家的女婿唐天赐唐大公子衣衫不整,腰带早不知掉到哪里去了,外袍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发髻也歪了。在他怀里,一个更为衣衫不整的女子正死死蜷缩在其中,香肩小露,细腻百润如脂。即便没有看到脸,只看这肌肤,这雪肩,便知道一定是个绝色佳人。

  旁人或许不知道这女子是谁,但是蒋大奶奶和蒋氏却是知道了——这丫头,正是蒋氏同父异母的庶妹!

  说白了,就是唐天赐的小姨子。

  岳父大寿之际,做女婿的上门来拜寿,到头来却和小姨子搞到一起,还被这么多人给抓了个现行,这情形……蒋氏和蒋大奶奶脸上血色迅速退去。

  即便不知道这名女子的身份,这也不妨碍旁人开始浮想联翩。大家想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唐天赐一个多月前在静王府闹出的事情,以及后来一口气收入府中的六名美人。

  而现在,看样子他后院里是又要多一个新人了?

  一旁已经有人开始目露笑意,频频在蒋氏和唐天赐身上来回游移。

  蒋氏早站不住了。若不是两旁的丫头死死抓着她的胳膊,她只怕早已经瘫软下去了。

  蒋大奶奶稍稍好些,赶紧便挤出一抹笑道:“我说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妹夫你喝多了跑到这林子里来休息了!”说着又冲丫头们使个眼色,“还不赶紧将姑爷扶回去客房休息!”

  丫头们应了声是上前,唐天赐这才回过神来。看到四周围这许多人,还有眼神涣散一脸惨遭打击的蒋氏,他霎时也慌了,赶紧便将怀里的娇人儿给推开。“夫人,我不是的!我没有!我只是,只是出来走走,谁知道小妹她就撞进我怀里了,然后……然后就……”

  哦,原来是小姨子啊!

  原本大家不知道的,但现在听他这么一说,便都明白了。

  蒋家女儿各个生得不俗,但听说只有最小的一个长得最为美貌。不过这丫头从小被蒋家人关在家里养着,并不接触外人。现在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却也并未带出来见过几次人,据说蒋家是想将她送入宫去的。

  不过,现在既然出了这样的事,这蒋小姐必定是入不得宫了。

  但是转念又想想,虽然不能进宫,但好歹也能嫁进太尉府唐家,和自家姐姐共侍一夫,也可传为一段佳话。

  至于蒋家平白损失了这么大一个王牌,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乘小轿将美人儿送入唐府,唐公子后院战火再起,硝烟更为浓烈,而且各方混战纠缠不清,这些都不是现在的人们所应该考虑的事情。现在他们只知道,这位唐公子果真艳福不浅,所到之处总有美人投怀送抱,这果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当秦明兰在军营里盘旋了半个月,终于得以出来的时候,迎面一个最新消息几乎将她轰得外焦里嫩。

  唐天赐,这位唐家金尊玉贵的大公子,在收用了自家小姨子之后,居然还不肯收手,在父亲的书房里就把侍奉父亲笔墨的丫头给睡了!

  不知道消息是怎么传到外头的,反正现在京城上下几乎是无人知无人不晓。

  凌辱父婢,这可比和小姨子传出香艳的传闻情节还要严重得多。为此,才刚刚养好伤的唐大公子再次被唐太尉痛打一顿,一双腿都快打残了。

  而且又不知怎的,皇宫里的皇帝也在和太子的一次闲聊之中无意听闻了此事,霎时龙颜大怒,当场便将唐太尉给传进皇宫痛骂一顿。唐太尉被骂得灰头土脸,回到家中便又拿起鞭子将奄奄一息的儿子给抽了一顿。要不是唐夫人死命哭嚎着抱着儿子不肯撒手,后来又请动了荣养的唐老夫人,唐天赐这条小命怕是早保不住了。

  只是,事已至此,唐太尉便是再疼宠儿子也不敢再放手不管。他开始着手给儿子捐个官放到外头去。

  既然在京城里得罪了人,那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但是事实证明,他还真就躲不起。

  唐太尉给儿子求官的消息并不遮遮掩掩,皇后也将这个当做趣事说给了太后听。说罢了,旁边进宫来玩儿的李潇然眨眨眼:“这没想到,这位唐公子竟然如此龙精虎猛,果然是将门之后,不可小觑!既然如此,只随便给他一个小官做岂不是太委屈他了?”

  “哦,那阿潇你觉得当如何?”太后笑问。

  李潇然笑眯眯的答道:“送他去军营啊!这么好的苗子,又这么充沛的精力,除了军营还有哪里能让他充分发挥所长?”

  “你说得倒也不无道理。”太后颔首,“唐家当初可是和秦家并称天凤二雄的,只是这两年家中武将没有,却是出了几个文官,真真是失了之前的家风。”

  虽然是祖孙闲谈,但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打听消息的耳朵,尤其是皇宫里那几个重点部位。

  所以,太后和李潇然的对话不出一天的时间就原封不动的传进了唐太尉的耳朵里。唐太尉震惊之余,也不得不含泪写下奏章,呈送给皇帝恳请将儿子送到军中历练,以便除去身上的纨绔之气。

  皇帝见了奏章后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对唐太尉面露赞许之色。御笔一挥,便准了。太子彼时正在一旁,便凑趣道:“唐太尉果真有一颗严父之心,孤身为佩服。对了,既然是要送去军营,那不知唐太尉您是打算将令郎送到京郊的虎威营还是边关的镇西军?说起来,无论是虎威营还是镇西军,里头都有熟人,都能方便照应唐公子呢!”

  照应?欺负还差不多吧!

  虎威营里的老大就是秦明兰,在自己的前任未婚妻手下做事,哪个男人受得了?而镇西军那边又是秦明兰的弟弟把手,秦家几兄弟一向以自家姐姐为马首是瞻。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光是秦明岳的表现就已经令人侧目了,余下两个弟弟就更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