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其余那些推销不出冷淘面的小厨娘们自然难免发急。这时候静观发话了:“大家切莫着急,我自会将这些冷淘面一一尝过。”

  阿俏知道,香客们的口味偏好千差万别,而最终要挑选一名弟子的人却终究是静观。

  只见静观取了一只小碗,一只铜勺,一双筷子,开始走到每一桌跟前,从各人面前的瓷碗里舀一勺汤,挟一筷子面品尝。品尝之前,静观会将手中的碗筷放在桌上,然后双手合什,向小姑娘们行一礼,意在谢过各人准备这道冷淘面的诚意,她这才直起身动筷品尝。

  眼看着静观往这边过来,阿俏心里也不免紧张。她眼见着静观尝过寇珍的冷淘面,面露微笑与赞许,郑重向寇珍躬身致意。寇珍见了,又惊又喜,连忙合什还礼。阿俏便知,寇珍定是将静观所述的方法完全掌握,完美复刻了这样一份冷淘素面,因此得了静观的赞许。

  可是她呢,她却是在原有方子的基础上,改动了不少地方,虽然她的素面能得了香客的好评,可是她到底没有把握,不晓得静观能不能接受她用改良法子做出来的冷淘素面。

  阿俏做冷淘面的方法,一半来自于上辈子静观的指点,一半则来自她阮家熬制素高汤的方法,两者加以结合,予以改进,阿俏自认为比两家原本的方法都要更胜一筹,可是她却没把握,静观能否认可这种“不按规矩来”的做法。

  一时静观来到阿俏面前,垂首看了一眼阿俏面前碗中浓黑的汤汁,已经惊讶地说:“这样颜色的面汤……”

  周围几个小厨娘的眼光齐刷刷地冲阿俏这里扫过来,姜曼容的眼光尤为热切。

  “……我平生只在虎丘一带见过一次,尝过之后,便终身难忘。然而我却始终没能想通,到底如何才能烹制出这样的高汤。”

  静观这样说,阿俏赶紧捧起一碗,将整只面碗双手递到静观身前。静观便索性将自己的碗放在了一旁,接过阿俏手里的碗,舀了一勺汤,放入口中。

  静观闭目细尝的时候,阿俏一颗心始终在扑通扑通乱跳,不知静观会是什么反应。

  片刻后静观睁开眼,伸筷挟了面条与笋脯,都细细尝过,然后便放下面碗,再次向阿俏合什,只听她诚挚地说:“阮姑娘,做这道冷淘素面,你比我更好,我该向你请教,请你多多指点。”

  第57章

  见到静观大师向自己行礼,阿俏一下子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她赶紧双手合什,也向静观鞠躬致意,心里甚至有点儿怀疑,刚才静观师太那句话“请你多多指点”,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她才是那个前来拜师学艺的啊!

  可当她抬起脸,望见静观师太平和的眼神,阿俏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静观师太胸怀宽广而冲淡,早已没有了“自我”的观念,心中更加没有什么师徒与辈分之分。她见到阿俏做得好,就诚心诚意的赞好,想要学习背后的方法。若说以前,阿俏是钦佩静观精妙的烹饪手段,可如今,她更为静观这一副虚怀若谷的心胸而生出十分的敬意。

  “静观大师,这个我万万不敢当的。说来我只是在大师所教的方法之上,稍稍加以改动,才做出了这样素面。大师若说指点,我可真是惭愧得紧了。”

  阿俏做的素汤,比起静观的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蘑菇汁:她的蘑菇汁只熬了一次,而且没有经过过滤,而是静置澄清之后,再滗出来,将最底下一层的渣滓倒掉,然后重复几次,将渣滓沉淀去尽,过程中完全不加清水,所以比按照静观方法熬出来的蘑菇汁要醇厚得多。

  除此之外,阿俏的蘑菇汁与笋汁,是等到临上山之前的最后一刻,才混合到一处的,这样正可以消减蘑菇汁与笋汁长时间“相撞”之后产生的一点点涩味。

  但是仅仅只这两样细小的不同,却令阿俏做出来的冷淘素面,比旁人做的高出了不止一筹。可阿俏却知道,这根本不是她有多聪明颖悟,她只是站在了前辈们的肩上啊!若没有上辈子静观的指点,也就不会有今天阿俏面前的这一碗素面。所以,此刻的阿俏,心里满怀着对静观的感激,甚至有些惶恐,全无一丝一毫的自满与得意。

  见到阿俏的冷淘面受到静观师太如此高的评价,寇珍正转头去望着她,乐得几乎要合不拢嘴了。阿俏却感到一道满含妒火的眼光往自己这边看过来,她一抬头,那嫉妒马上就转做了钦羡,阿俏正见到姜曼容眼波盈盈,望着自己。

  不一会儿,静观师太就转到了姜曼容那里,尝过了,也赞了两句,夸她用笋脯用得恰到好处,不止添了鲜味,而且也调整了冷淘面的咸淡口感。

  姜曼容暗自得意,往阿俏那边瞥了一眼。可阿俏甚至连看也不看她一眼,只扭过头去与寇珍说话。

  有些人,越是不在乎,越是不理会她的挑衅,她就越会独自生气,暗中跳脚。

  姜曼容就是这样一个人。果然,她的胸口又开始一起一伏,轻轻地咬着下唇,心中不知在琢磨些什么。冷不防姜曼容身边的同伴发了话:“姜姑娘,原来你这是笋脯啊!”

  “是啊,你早先告诉我们这是擦锅菜,还说吃起来味道太粗,没人用在菜里的,可是现在怎么就变成笋脯了呢”

  姜曼容心里“咯噔”一声,她早先为了瞒住其他人,没说实话,现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圆回来,只能开口硬梆梆地辩解:“这……这个确实是笋脯啊!但是你当时问起的,是擦锅菜没错,那两样长得挺像的……”

  旁人听着将信将疑,也有不愿信她的鬼话的:“得了吧,难为我们还那么好心,将师太说的每一个字都详详细细地又说了一遍给你听,你却这样藏私。你这样的人……哼,算我们是白瞎了眼!”

  同伴义愤,对姜曼容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她始终在察看静观的神色,能猜到静观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结果。

  果然,静观师太点了寇珍、阿俏、姜曼容三人,和另外一位叫做吴晓梅的姑娘先留下。其余四人则由知客的女尼恭敬送到外面的静室去等候,静观大师说是一会儿会过去送她们每人一本《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的手抄本,并亲自为她们解释些饮馔之道上的疑问。

  这四名小姑娘也明白,她们这算是和“云林菜”擦肩而过了。这时恰逢静观到山门外送别诸位香客女眷。她们四个人就聚在一起,凑着头商量了一会儿,派出了一个代表,走到阿俏她们几个面前:“寇姑娘、阮姑娘、吴姐姐,你们三个人当中……无论是谁当大师的弟子,我们都服气。拜托了,你们,不管是谁,请帮我们出口气,千万别让,千万别让……”

  大家一起别过头,望着就站在一旁的姜曼容。

  只见姜曼容立在那里,霎时就红了眼圈,她的头深深地垂了下去,然后双膝一软,就向那四个被淘汰了的姑娘拜了下去,语音里带着哭腔,柔柔弱弱地说:“姐姐们,请你们原谅我,请你们一定原谅我,我这也是没有办法……静观大师这里是我,是我……唯一的机会。”

  改变她苦难重重的人生,唯一的机会。

  伴随着她的低声啜泣,姜曼容耳边戴着的那朵小白花在风中轻轻颤抖,远处几人大多见不得这种情形,再想起姜曼容的身世,顿时觉得揪心无比。

  “算了,姜姑娘,我们不跟你计较了,原本也是你的手艺比我们好些。”其中一人终于开了腔,“希望你得偿所愿吧!”说着她们几个转身就走,出去找知客女尼去了。

  姜曼容这才收了泪,委委屈屈地站了起来,低着头立在一旁,不断用手背去擦拭面上的泪痕。

  这时候阿俏来到她跟前,盯着她半晌,终于不带任何感情地开了口,说:“姜姑娘!”

  姜曼容颤声开口:“三小姐有何指教,请尽管吩咐。”

  阿俏很平静,回复她:“你从来没有做过我家的佣人,不必刻意用这种称呼。”

  她顿了顿,再次开口:“我只想告诉你一句,你……说这是你唯一的机会,可是这‘云林菜’,对我们几个来说,也都是唯一的机会,甚至对‘云林菜’,这也是唯一的机会……”

  这是“云林菜”挑选唯一传人的机会,若是落到心术不正、贪图名利的人手中,早晚会湮灭在中华那么多别具特色的菜系之中。阿俏一想到此,就觉得痛心。

  “姜姑娘,我对你的坚持非常钦佩,我从来不敢轻视你,也一直当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而且往后,我也绝不会对你有半分容让。”阿俏这话缓缓说出口,心里还想非常再补一句:赶紧将你这副恶心的假面收起来吧!

  也不知姜曼容是不是听出了阿俏的心声,脸上的戚容就此也收了,泪水说没就没了,腰板也渐渐挺直她知道在阿俏面前继续装柔弱已经没有用了。

  “谢谢你提点,”姜曼容有礼貌地向阿俏点头致意。

  这时候寇珍站到阿俏身边,也不客气地加了一句:“我也是一样,说实话,竞争就是竞争,比拼的是实力高低,哪怕是好朋友也是一样,而你这样的人,我就更不多说了!”

  吴晓梅则一个人立在阿俏和寇珍两人身后,茫然地睁着一对眼,望着她们几个。她还有点儿懵,有点儿摸不清楚状况,只不过姜曼容似乎已经惹毛了所有人,她自然也不敢再对姜曼容掉以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