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饮冰第107节(1 / 2)





  “她可真像你小时候,”贺敏之一边仔细端详孩子的小脸儿一边感慨,时不时又有一些新的发现,“不过鼻子好像更随她父亲——啊,还有这个小嘴好像也……”

  白清嘉笑得都眯起了眼,跟母亲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完,过了好一阵贺敏之才想起来要问:“名字呢?名字取了么?”

  “取了……”

  白清嘉轻轻摸摸孩子肉肉的小手,眼中的温柔多得像是要溢出来。

  “……叫霁时。”

  云开雨霁,值此善时。

  愿所有苦痛都终结在你尚未遇见的过去,此后一生顺遂,不见风雨。

  第174章 、和会

  白家?人一贯是很疼爱孩子?的, 小?霁时过?满月这么正?经的礼自然也免不了要?有一番大办。

  润熙和润崇两个半大孩子?最是激动,打从回家?就一直围着家?里的小?妹妹看?——尤其是润崇,激动地一直拍巴掌呢, 说自己总算不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了, 逗得大人们都是合不拢嘴。

  白老先生看?到小?外孙女也是十分欢喜, 尽管老迈多病的身体被远洋航行折腾得更加难受, 可?一见到窝在襁褓中的孩子?便不自觉眉开眼?笑,比比划划地要?求家?里人一定要?好生为孩子?办礼, 什么好东西她都要?有, 是拿人当眼?珠子?疼呢。

  白清嘉被家?人的郑重其事闹得哭笑不得,劝又劝不住,只?好偶尔说几句酸话?调侃, 说父亲母亲如今最疼的不是她了、都不晓得多问问她生育的辛苦;她父亲母亲才不理她,单只?抱着小?霁时又是看?又是亲,也就徐冰砚迁就她, 一回?房间关起门来便把人搂在怀里, 待她比从前还要?温柔体贴。

  “谁不疼你?”他还会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些好听的话?哄人, “都知道?你最辛苦。”

  她被顺毛摸得舒服极了, 还要?像猫一样在丈夫怀里伸懒腰, 一边嫌弃地说他是把她当小?孩子?糊弄、一边又被这些好话?哄得高高兴兴,倘若有哪天他不这样讨好、大小?姐恐怕还要?生气呢。

  白公馆终于借着操办满月礼的事重新热闹起来了,《女子?新沪》编辑部的女孩子?们也都接到了赴宴的邀请, 一贯爱凑热闹的李锐一接到信儿便欣然前来, 一群人几乎都已到齐,只?有程故秋程先生一个说自己病了来不了。

  “病了?”一个女孩子?微微皱起了眉,“是什么急病么?可要?紧?昨日我?还见过?先生,瞧着一切都好的。”

  这话?真是不合时宜, 起码在孟柯这等眼?明心亮的旁观者听来就多少有些尴尬——其实程先生的心思又能有多难猜?白老师那样好的人、自然很容易就会爱上……

  白清嘉同样明白对方有回?避自己和徐冰砚的意?思,但这种事情勉强不来、她也就没再多过?问,径直转头去给自己的宝贝小?女儿换新买的小?花袄了,粉莹莹一只?玉团子?也别提有多可?爱,但凡瞧见她的人都忍不住要?贴上去香一口。

  众人一起在白公馆度过?了一个圆满温馨的夜晚,还给小?霁时切了又大又漂亮的西洋蛋糕,结果孩子?不能吃、大人们却笑盈盈地将它分食了个干净;一起拍过?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后白家?人便周到地送走了客人,关起门后又说起了搬家?的事——前段日子?徐冰砚一直在外打仗、家?里人又都在国外避祸,白清嘉继续住在白公馆倒还算是无可?厚非,可?如今一切步入正?轨,她再继续赖在娘家?便有些说不过?去了,遂琢磨着过?两天便要?搬到将军官邸去住,趁最近要?给小?霁时布置一间漂亮的婴儿房。

  白清嘉坐月子?坐久了,如今正?是觉得闷、想折腾的时候,收拾房子?这样的事情恰巧可?以成为不错的调剂,于是日程一提上来她便踌躇满志兴趣十足,接连好几日都兴致勃勃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外出去挑选给女儿用的各类物品,从小?床小?桌子?小?椅子?、到奶瓶小?玩具小?衣服,什么都要?挑最新潮可?爱的去买,而且买一个还不算完、总要?多买二三四五个在后面备着,在百货商店从早逛到晚都不觉得累,让徐将军终于十分深刻地领教?了一番自己的太太在购物一事上的杰出才能,着实令他自叹弗如。

  只?是他们搬家?的事情尚且还没收拾妥当,世界上就又有新的大事发生了。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其代表在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生效时间是上午11时,就此为轰轰烈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点。

  和平的希望永远让人欢欣雀跃,而战后的和谈又显得至关重大?,全世界都在渴望恢复安定的秩序,身在远东的国人更希望能够收回?此前被列强抢掠的土地和权益,由此更加期盼一场有效的和议的到来。

  终于在几个月后,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于凡尔赛宫召开,每家?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都被用来跟进它的最新讯息,却没想到它最终给出的结果会是那么令人震惊和愤怒——

  和会做出决定,同意?日方代表的要?求,将德国此前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不单是胶州湾的领土,甚至连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都统统归日本所有,完全无视了中国代表和中国国民的感情及合法诉求。

  而这,便是后来那场轰轰烈烈的五□□潮爆发的导火索。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部分学生获悉巴黎方面的消息,4日,北京三所高等院校共计3000余名学生代表便走上街头高声呐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一个个鲜红的大字触目惊心,仿佛在撕心裂肺地对沉睡中的人们大喊——

  醒来吧!呐喊吧!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倘若你我?再不振臂高呼,则他日必将见哀旗遍野!

  愤怒的人群冲进曹宅痛打驻日公使章宗祥,并?火烧赵家?楼,当日即有32名爱国学生被逮捕;可?这却反而更加点燃了民众的怒火和激情,到五月中旬,北京各校学生集体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教?育会、工商会等发出罢课宣言,天津、南京、杭州、重庆……全国多地云集响应,熊熊燃烧的五四之火已经势不可?挡,不把这浑浑噩噩的泱泱中华烧出一副新面孔便绝不肯熄灭!

  上海滩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

  学生们同样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大街上到处都是愤怒的人群,新沪关不住学生们、也只?好暂时关了张,白清嘉因此又无法回?校工作?,干脆踏踏实实把力气都花在孩子?和他们的刊物上了。

  其实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形势要?好得多,毕竟徐冰砚同样对巴黎和会的结果十分不满,而他又一贯爱护无辜的民众、尤其不愿苛待年轻的学生,表面上虽然要?顺应大总统的指示派军警上街维持秩序,可?实际上除了个别浑水摸鱼趁乱行凶的歹徒以外、根本就没抓几个人。

  白清嘉他们办的《女子?新沪》原本还有推介电影小?说的栏目,然而由于近来发生的时事实在太过?令人气愤、编辑部的大家?也不甘心再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粉饰太平,于是又专门辟了个“特别栏目”广收稿件,要?把对巴黎和会的相关评论尽数收集刊登,声援各界。

  而李锐在此之外又有了新的兴趣,便是关注一种新鲜的主义——前年年末俄国可?是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只?是当初国内的形势太过?动荡、上海又起了兵事,令人未能抽出心思去好好做一番研究;而实际上这场革命却是极了不起的,沙皇俄国一夕之间成了苏丨维丨埃俄国,他们的政党竟然只?靠工人的力量便推翻了不得人心的临时政府,不可?谓不是一条具有启发意?义的新路。

  他们还有成系统的理论,严丝合缝地指导着他们的行动,马格斯与恩格尔斯的名字时常在各种场合被提起,李锐最近就在阅读他们的著述,时常为之亢奋激动。

  “孟小?姐不是学俄文?出身的么?”他还兴致勃勃地跟孟柯提起,“倘若你感兴趣,我看?倒是可?以跟你白老师一起做些相关书籍的翻译——德文?与俄文?,相互参照着译,他日必是一本大书!”

  孟柯当时正?沉迷于《新青年》上的白话小?说,觉得在去年5月的《狂人日记》之后、许多篇小?说和杂文?都写得十分有趣味,她于是也有些技痒,近来亦打算做白话?,只是那种语言的韵味尚且还未抓准、且又还尚未构思出一个内涵深远的故事,因此颇感头痛。

  “先生是说马格斯与恩格尔斯的著作??”孟柯思索着问,“先生有这念头、可?是因为受了俄国人那场革命的影响?”

  “自然!”李锐的精神仍十分振奋,一谈及此便神采飞扬精神抖擞,“我看?这是一条可?走的路,最起码也比靠着那些软绵绵的大资本家?来得妥帖——他们能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一到关键处便妥协,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这是热情饱满的话?,后来又被偶到编辑部的程故秋程先生听见了,他摇了摇头,在此一事上倒是与自己的老同学意?见相左。

  “世界上的主义多如过?江之鲫,今天说一说这个,明天唱一唱那个,人人都像是有道?理,”他的言语十分冷静,倒是不为李锐的热情所动,“可?最终倡议的多了国民反而不晓得该信什么,最后路越走越散,终究会坏事。”

  “一个人做事需要?专心致志,放到一个国家?也是一样,我?国与俄国的形势大不相同,又怎么能走一样的路?依我看?倒不必为这些纷杂的学说搅扰,专注于当下的事业才最紧要?。”

  李锐与程故秋是多少年的老交情,过?去一同在北大求学时便关系亲厚,今日听了对方这番话?却也不肯苟同,皱了皱眉又说:“抗争的力量不能分散这自然是很正?确的主张,可?倘若路选错了,专心致志的后果便是错的人更多——眼?下局势到处一团乱,难道?还不能说明是路走错了?既然如此,选一条新路去试难道?不好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锁了不知道多少次,历史教科书上都有的东西反复锁,大家看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叙事完全不连贯,也显得对那段历史极端不尊重

  别看这一章了,太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