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草随笔(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翌日。

李常笑与德顺早早起来。

他们将前一天采集的那些黄精取出,用山泉水洗净,再把它们放入铁锅中蒸制。

德顺望着面前的“铁盖子”,有些佩服自家王爷的奇思。

毕竟换作寻常人家,谁舍得将铁打成这么一个疙瘩。

李常笑才不管这些。

他颇有兴趣地围在火边,眼中有些期盼。

这还是他第一次,依照药经中的古法炮制药材,唤作“九蒸九曝”。

过程冗长,对李常笑来说却不算什么。

正好平日闲暇,若能因此开拓些见识,那也是值得的。

他手中握着细长的木枝,是为随时改变烧柴的火候。

最开始,李常笑本以为烧火就是单纯的添减柴火的数量。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字面意思可不就是这个。

然后——他就被跳起的火苗烧着了。

每每回想起,李常笑都会后怕地摸摸眉毛,鼻尖好似还能够闻着焦味。

两刻钟后。

第一蒸结束,将药物置于烈日下曝晒。

趁此闲暇,李常笑在茅屋的棚顶下,寻了一处阴凉地坐着。

他从怀里取出一块洗净的黄精,化手为刀刃,削下薄薄一片,放在口中咀嚼。

很快,李常笑的眉头就扭成了蜈蚣。

这生黄精,入口是麻味和涩味交织的口感。

反正在李常笑看来,这两者都算不得是好味道。

他将那片黄精吐掉,转身走进屋里。

桌案上摆着一本淡黄的小册子,李常笑提起笔,在上面写下。

“黄麻,味涩,麻舌,不宜生食”

页面还留了一大片空白,还需进一步的补充。

做完这些,李常笑将小册子合上。

封皮赫然写着“百草随笔”。

百草二字取名自神农氏,随笔则是兴尽所至的意思。

说的直白些,就是想到哪写哪。

他身负秦廷诸家太医传承,作为长生者,自然是想给后人留下些东西的。

可李常笑性子惫懒,修书这事又不能急于一时,他都是看到了才会想起来去琢磨。

就以眼前的黄精为例。

黄精,别名“米脯”,“仙人余粮”,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粮食。

道家典籍常将黄精当作辟谷的食物,正好印证了这点。

放在平时不算什么。

可遇上大荒时节,说不得靠这黄精就能让无数人活命,那也是一桩功德。

相比于成日臆想寻得番薯和土豆,这才是最切实际的。

半日后。

德顺将晒干的黄精搬进屋。

李常笑伸手掂了掂,确认残余的水分都被晒干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黄精放入陶瓷罐里。

取来事先准备的黄酒,还有先熬制的黄精汁,一并浇在干黄精的表面。

还能听到细微的“滋滋滋”声,像是烤肉一样。

至此,这一蒸一曝就算完成了。

眼见夕阳落日,下一轮的炮制要留待明日。

……

如此往复。

终于,九蒸九曝终于完成。

这种炮制的黄精又称作“九蒸干”。

过程漫长又繁杂,损耗极大,十不存一。

依照药经的记载,这是上等的补气珍品。

李常笑取了一小块,放进口中咀嚼。

下一秒,他愉悦地眯起眼睛。

油润软糯,味道甘甜。

这是口感。

紧接着,李常笑运起内力,在大小周天和各路经脉游走。

肾脏处,一股淡淡的暖意的向外扩散。

那就是药经中说的“气”。

李常笑微微点头,肯定了九蒸干的功效。

他再度翻开小册子,在最下补充了一句“九蒸干,滋肾阴,补气血”

最后,只剩下蒸制服用的方法还没有尝试。

这也是李常笑厚望最深的一种制法。

毕竟生食与九蒸干,此二者皆不适果腹之用。

生黄精麻涩,显然毒性未除。

九蒸干冗杂,活命者等不了。

两刻后。

李常笑手中多了一块片好的熟黄精。

颜色从方才的姜土黄色变得有些黑里透红。

他试探性地尝试咀嚼。

这一回,味道却是好了许多。

软糯油滑,与熟成的谷类相似,苦中带甘。

“这次倒是正常了。”李常笑低喃。